《继续前进/Carry Onward》是一款仅2gb大小的短篇叙事游戏,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极简的交互设计,在同类作品中令人瞩目。
《Carry Onward》的故事围绕着中年男子托马斯展开,他的妻子不幸离世,留下他独自面对这座承载了二十年婚姻回忆的房子。游戏伊始,玩家便跟随托马斯的脚步,开始清理这所充满往昔痕迹的住所,而这一过程也成为了揭开他内心深处情感秘密的契机。
游戏通过与 20 余件日常物品的互动来推动叙事。这些物品看似普通,却每一件都饱含着特定的回忆。比如,一张褪色的结婚照,当玩家点击它时,托马斯会回忆起婚礼当天的情景,也许是阳光洒在妻子脸上的灿烂笑容,也许是亲朋好友们真挚的祝福。又或者是妻子未织完的毛衣,能让托马斯回想起那些夜晚,两人依偎在沙发上,他看着妻子专注编织的画面。每一个回忆片段都不长,但通过开发者细腻的文字描述和恰当的音效搭配,生动地展现出他们婚姻生活中的甜蜜与温馨。
然而,婚姻并非只有甜蜜。随着物品互动的深入,一些不那么美好的回忆也逐渐浮现。例如,一封未寄出的信件,可能暗示着夫妻间曾有过的矛盾与争执;一本记录着家庭开支的账本,或许揭示了经济压力下两人的焦虑与无奈。这种将美好与遗憾交织呈现的叙事方式,让玩家感受到婚姻的复杂性,也使托马斯这个角色更加立体真实。
游戏的叙事结构采用了非线性的手法,回忆片段按时间倒序排列。这种设计如同将拼图碎片打乱,玩家需要在与物品的互动过程中,逐渐将这些碎片拼凑完整,还原出托马斯与妻子完整的婚姻历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玩家不仅是故事的旁观者,更是推动者。每一次物品互动的选择,都影响着托马斯对回忆的呈现方式,进而影响他的情绪状态。例如,面对妻子的药瓶,玩家若选择仔细阅读标签,可能会触发托马斯对妻子生病时的担忧回忆;若选择直接丢弃,则可能体现出他试图逃避痛苦的心理。这种互动式的叙事,极大地增强了玩家的代入感,让玩家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选择对角色命运的影响。
《Carry Onward》的玩法核心在于玩家通过简单的点击、拖拽等操作与物品互动,从而触发回忆与情节。虽然操作方式并不复杂,但其中蕴含的选择机制却为游戏增添了丰富的可玩性。
如前文所述,每个物品对应 2 - 3 种互动方式,而这些选择并非无关紧要。屏幕右下角的情绪条实时反映着托马斯的心理变化,积极的选择会让情绪条上升,反之则下降。例如,保留妻子的一件有纪念意义的首饰,可能会让托马斯感到一丝温暖,情绪条上升;而丢弃一件曾引发过争吵的物品,可能会让他陷入短暂的悲伤,情绪条下降。这些情绪变化不仅影响着托马斯当下的状态,还会对游戏的结局产生深远影响。
游戏共设置了五个不同的结局,玩家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在为走向某个结局积累条件。这使得玩家在游戏过程中需要不断思考自己的行为对角色的意义。是选择直面过去的痛苦,还是试图逃避;是保留那些珍贵的回忆,还是选择放下一切重新开始。这种思考让玩家更加深入地理解托马斯这个角色,也让游戏的情感体验更加深刻。
除了物品互动选择,游戏在一些细节上也巧妙地融入了玩法元素。比如,在打包物品时,玩家需要控制托马斯将物品从房间搬运到车上。这一过程看似简单,却能让玩家感受到托马斯行动的迟缓与沉重,仿佛能体会到他内心的疲惫与不舍。而且,当托马斯拿起一个物品时,同区域的其他相同物品会消失,避免了重复操作带来的枯燥感,同时也暗示着托马斯在逐渐清理过去的生活。
游戏中的物品文本,每个对应的回忆片段平均200字,但通过精准的场景描写与对话摘录,构建出立体的人物形象。例如,通过妻子留下的烹饪笔记,玩家既能感受到她对生活的热爱,也能察觉她对丈夫长期加班的隐忍。开发团队巧妙运用留白艺术,通过未寄出的信件、未接的电话留言等元素,暗示未被言说的真相,同一事件通过不同物品的回忆呈现矛盾细节,引导玩家思考真相的多面性,而房屋的布局变化(如逐渐清空的书架、积灰的钢琴)直观展现时间流逝。
游戏采用低多边形3D建模与手绘纹理结合的视觉风格,刻意弱化真实感以强化象征意义。例如,托马斯的形象始终以模糊的剪影呈现,象征着现代人普遍存在的身份焦虑;房屋的空间结构随情绪变化扭曲,具象化主人公的心理状态。
《Carry Onward》以其独特的叙事、简约而富有深意的玩法以及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,为玩家带来了一场触动灵魂的情感之旅。它让我们在虚拟的世界中,体验到了现实生活中那些细腻而复杂的情感。尽管存在一些争议与不足,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款值得玩家深入体验的游戏。
对于那些渴望在游戏中寻找情感共鸣、追求深度叙事体验的玩家来说,《Carry Onward》无疑是一次不容错过的心灵探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