幽默魔法师:《魔法师西蒙 起源》评测

《魔法师西蒙起源》作为系列官方前传,游戏将时间线拉回西蒙首次踏入魔法世界之前,填补了1993年初代作品的叙事空白。故事始于少年西蒙的现实困境:频繁被学校开除的他,正被迫跟随母亲搬入新家,对生活满是叛逆与不满。就在这混乱之际,一段尘封的古老预言将他卷入奇幻世界——这里充斥着“实力强大却大多无用”的巫师与荒诞生物,而西蒙的到来,恰好打破了宿敌索迪德的邪恶阴谋。​


叙事采用“个人成长与世界危机”双线并行结构:表面上,西蒙需在陌生魔法世界寻找归途,学习咒语与炼金术求生;深层里,他逐步发现自己与“天选之子”预言的关联,还意外邂逅了初代中登场的卡吕普索等经典角色。剧情通过“打破第四面墙”的幽默手法自然推进:当地图出现导航路标时,西蒙会直白吐槽其“不合逻辑”;面对荒诞谜题时,他甚至会直视玩家抱怨开发者的“恶意设计”。这种叙事风格既保留了系列精髓,又让“少年巫师的不情愿冒险”充满戏剧张力,使解谜过程成为剧情探索的有机组成部分。



游戏以“点击式解谜+物品交互”为核心,在复刻90年代类型游戏精髓的同时,通过机制优化降低入门门槛,形成“复古内核+现代体验”的独特玩法体系。​


传统点击式冒险游戏的“多动词操作列表”被简化为情境化交互:鼠标左键执行对话、拾取等核心动作,右键触发西蒙的观察吐槽,双击可加速角色移动。这种设计既保留了“探索-互动”的核心逻辑,又避免了老玩家对繁琐操作的厌烦。针对不同平台,游戏还提供差异化操控方案:主机端支持肩键快速切换可交互物品,Switch掌机模式则充分利用触摸屏实现精准点击,彻底告别了传统作品“像素级搜索”的痛点。​



解谜系统延续系列“反常识创意+物品组合”的经典设计,要求玩家跳出常规思维。例如用触手制作胶水、通过炼金术装置转化物品等谜题,均遵循“奇幻世界的荒诞逻辑”。玩家需将收集的道具存入“无限容量魔法帽”,通过组合、拆解或场景使用推进进程——比如用生锈钥匙搭配油脂润滑古老机关,或用怪味炖菜分散守卫注意力。​


但谜题设计也暗藏现代考量:虽然部分解法延续“刻意刁难”的复古风格,但交互界面会高亮显示可操作元素,避免玩家盲目探索。不过游戏未设置提示系统,仅能通过西蒙的吐槽获得模糊线索,对新手构成一定挑战。​


作为“巫师起源”的核心体现,魔法与炼金术并非战斗工具,而是解谜的关键辅助。玩家需在旅程中学习基础咒语,例如用“悬浮术”移动重物;通过炼金术装置组合材料,制作开锁药剂、发光粉末等道具。这些系统与谜题深度绑定:某场景需用炼金术合成“抗毒药剂”才能通过沼泽,而“修复传送门”则需搭配特定咒语与符文物品,形成“探索-解锁-应用”的玩法闭环。



《魔法师西蒙起源》以“尊重传统又拥抱现代”的姿态,成为点击式冒险游戏复兴浪潮中的佳作。它用克里斯・巴里的经典配音、荒诞的解谜创意与手绘美学,唤醒了90年代玩家的情怀记忆;又通过操控简化、多语言支持等设计,向新玩家敞开魔法世界的大门。尽管存在谜题引导不足、视觉细节粗糙等问题,但这些瑕疵难以掩盖其核心魅力——在“快餐游戏”盛行的当下,它依然坚守着“用大脑解谜、用幽默治愈”的类型本质。​


对于系列老粉丝而言,本作是填补叙事空白的情怀献礼;对于喜欢经典冒险游戏的新玩家,它则是理解“点击式解谜精髓”的优质入门作。正如游戏中西蒙的吐槽所言,“魔法从不是捷径”,而这款作品证明:好的冒险游戏,从来都是让玩家在思考与欢笑中,收获纯粹的探索乐趣。

上一篇

来自1998的崩坏:《1988收费员的故事》评测